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”纵览中外历史,凡是政治清明,国力强盛,人民№安居乐业之时,皆为勤俭之风盛行之日。而往往国力衰败,民不聊生之时,又总是荒淫无道,声色犬马,骄奢淫逸之风盛行之际。由此可见,俭能助廉廉能︾兴政。
据《清史列传》卷八《于成龙传》中记载,清朝康熙◥年间的于成龙,做过知县,当过巡抚,任过两江总督,一生清正廉明,办事公道正派≡。所到之处他都能“为官一任,安治一方”,而他死后,箱中仅有官袍一件,罐中有一些盐和豆豉而已,别无他物。康熙帝称赞他为“居官清正,实天下廉◢吏第一”。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,两个国民党士兵以为在这位共产党人身上╳一定会搜出金银财宝,可当他们在方志敏身ξ上搜不出一个铜板时,气得挥动着手榴弹狂叫:“你们当大官的会没有钱?”是的,方志敏这样的革命者正是“不守金玉”的典范。建国以后,更有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不守金玉甘于奉献,为后人树立起一面面鲜红的∏旗帜。然而,也有少数腐败分子没有经得住金钱的诱惑,被推进了罪恶的深渊。这时候的钱已经不是财富了,而只是祸的温床、死亡的陷阱。历代为官不得善终者,大多都败在“贪钱”上。
老子说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娇,自遗其咎。” 金玉满堂,是形容财富众多。莫之能守,是说财富的价值应是有益于社会,如果只是私自藏有,是●不能永远保守的。这种“不守金玉”的思想,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心态,让处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人们躁动的心灵找到寄托和慰藉。对∞于领导干部而言,生活奢侈是贪污腐败的前奏曲。领导干部如果满眼是钱,贪图享受,就会因不满当下的生活铤◆而走险去违纪违法。而倡俭戒奢则是杜绝腐败的有效途径,少私寡欲,节俭知足者廉。
“倡俭戒奢”是一种人生历练。“不守金玉”则是提升道德品行的重要方式。今天,廉政文化建设意义上的“倡俭戒奢”,就是要求领导卐干部不要因满足各种欲望而丧失良心,丧失党心。面对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保持平常之心,节制贪欲,克服攀比心理;面对清贫,甘于“在陋巷,不改其乐”。做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不取不义之财,不贪不义之利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节操。清廉从政,干净干事,在灯红酒绿、纷繁复杂的现〖代社会里,稳得住心神、管得ζ 住身手、抗得住【诱惑、经得住考验,保持清醒的头脑。做到“如果不○是属于我所有的,虽是一毫也不能取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