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项目名称
|
获奖单位
|
项目负责人及参加→人
|
获奖等级
|
|
国家级
|
国家体育场(鸟巢)工程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□院
|
范重、任庆英
|
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|
|
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环境土力学机理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▅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△设计研究总院
|
王琦、刘淑玲
|
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
|
|
省部级
|
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化节能复合砌块建筑体系
|
中国建筑ω设计研究院
|
娄 霓 、张兰英 、刘燕辉、陈小刚、 何淅淅、张 昕、衡立松、张广宇、仲继寿、易国辉
|
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
|
|
|
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空◆调系统能耗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
|
中国建筑设计↑研究院
|
潘云钢、田旭东、刘晓华、徐稳龙、张秀平、江 亿、乐细明、陈晓阳、樊高定、丁 高、苏玉海、丛旭日、钟 衍、陈晓春、贾 磊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〓等奖
|
|
城市燃气气源储配及应用关键技术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㊣院
|
王 启、赵自军、高文学、李颜强、严荣松、张金环、郝冉冉、刘 彤、焦文玲、田贯三、李继进、项友谦、吴洪松、李文硕、陈津蕊
|
华夏建设科学∏技术一等奖
|
|
城市市政管网系统预警减灾安全运行技术综合集成与工程示范
|
中国市政工↘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张秀华、郑兴灿、王 昭、屈 凯、吴学伟、何 强、 胡 瑜、朱南松、袁金彪、吕 彦、张 凯、柴宏祥
|
华夏建设科☆学技术二等奖
|
|
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关々键技术研究
|
集团科技质量部
|
张 军、李 宏、汪洪涛、陈同滨、王武祥、张国东、陈 永、华 晨、詹 谊、傅 晶、殷 波、孟宪宏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⊙等奖
|
|
《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》GB50555-2010
|
中国建筑设☉计研究院
|
赵 锂、刘振印、赵世明、朱跃云、刘 红、王耀堂、赵 昕、钱江锋、孟光辉、王 丽、刘西宝、徐 凤
|
华夏∑ 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|
居住建筑太阳能供暖系统平衡技术研究与∞开发
|
中国建①筑设计研究院
|
焦 燕、张广宇、何建清、王 岩、郝俊红、张 鹏、张亚斌、张 昕
|
华夏建设科学技①术三等奖
|
|
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
|
中↑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刘东卫、王 贺、娄 霓、邱奎宁、董 聪、赵 华、焦 燕、姜中天
|
华夏〖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《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》GB/T50604-2010
|
中国⌒ 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张树君、何梓年、郑瑞澄、朱培世、窦建清、文哲亮、王振杰、焦青太
|
华夏Ψ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研究
|
中国市政∑ 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陈 立、郭兴芳、陶润先、信昆仑、赵 明、张亚雷、袁一星、郑小明
|
华夏建设科学△技术三等奖
|
|
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
|
城建院
|
徐文龙、刘晶昊、郭祥信、宋 薇、何 亮、陈 冰、蒲志红、邓 成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①等奖
|
|
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》建标142-2010
|
城建院
|
徐文龙、徐海云、滕 清、白良成、郭祥信、王敬民、杨宏毅、康振同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《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》CJJ/T137-2010
|
城建院
|
郭祥信、徐文龙、刘晶昊、陶 华、龙吉生、王禄河、杨宏毅、卢巨流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村镇基础设施空间配置关键技术研究
|
城建院
|
赵洪才、郐艳丽、武廷海、詹慧龙、李恩山、王欣平、冯 婷、刘海燕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乡村生态旅游数字导引与景点服务技术开发及设备研制
|
集团科技质量部
|
李 宏、王德刚、王洪深、周建明、杨 锐、邬东璠、陈志萍、吴江寿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《建【筑抗震设计规范》GB50011-2010
|
标准院(参加)
|
黄世敏、戴国莹、傅学怡、徐 建、罗开海、柯长华、郁银泉、杨林德、周福霖、周炳章、邓 华、李小军、李 惠、娄 宇、葛学礼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
|
|
《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》JGJ/T229-2010
|
中国建筑ω 设计研究院】(参加)
|
曾 捷、叶 青、仲继寿、曾 宇、鄢 涛、薛 明、刘圣龙、张宏儒、李建琳、盛晓康、刘俊跃、吴 燕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|
《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JGJ26-2010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(参加)
|
林海燕、郎四维、方修睦、潘云钢、周 辉、董 宏、闫增峰、金丽娜、吴雪岭、卜一秋、朱清宇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|
《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》GB50174-2008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(参加)
|
钟景华、娄 宇、张文才、丁 杰、朱利伟、黄群骥、晁 阳、张 旭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|
院级
|
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 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傅熹年 、钟晓青
|
集⊙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|
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
|
中国建々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孙 英、郁银泉、张 勇、詹 谊、郭 景、张树君、刘 敏、冯海悦、于本英、贾 苇、赵 锂、张 兢、李雪佩、王焕东、曹 彬、吴学敏、李娥飞、孙 兰、胥正祥、张瑞龙、丁再励、赵世明、程述成、王振声、庞传贵、陈 琪、陆 兴、李 军、蒋航军、曾德民、杜志超、袁代光
|
集团科▲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|
住宅节能技术标Ψ准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林建平、焦 燕、郝俊红、王 岩、张广宇、张 鹏、何建清、鲁永飞、娄 霓、曹 颖、张晓彤、王 贺、李 婕、赵 希、郑晶茹
|
集团∩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 锂、杨世兴、傅文华、赵 昕、周 蔚、高 峰、钱江峰、朱跃云
|
集团科技←进步奖【※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统一绘制方法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尤天直、徐 琳、李 谦、毕 磊、赵剑利、张根俞、高银鹰、王 超、郭天焓、王大庆
|
集团科技︾进步奖√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滑轨∴式防护密闭封堵设施研究
|
中国建筑标准ξ设计研究院
|
徐 胜、张瑞龙、景座正、陈华明、刘 铮、袁代光、赵贵华、卢屹东、王淑敬、刘立国
|
集∞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|
《建筑电气制图标准》GB/T 50786-2012
|
中国建筑标准◣设计研究院
|
孙 兰、徐玲献、汪 浩
|
集团科▆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国标《住宅设计规范》修订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林建平、赵冠谦、王 贺、刘燕辉、仲继寿、曾 雁、张 磊、焦 燕、张广宇
|
集团科技【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地铁防淹门系「统研究
|
中国建筑标准◥设计研究院
|
卢屹东、张瑞龙、袁代光、刘立国、刘 颖、陈华明、徐 胜、王淑敬、王开健、景座正、赵贵华
|
集团╳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农村住区规划○技术研究
|
城市建设研究院◤
|
郐艳丽、赵洪才、李恩山、王欣平、刘海燕、王蔚蔚、冯 婷、张 亮、郑 婧、朱兆虎、仲冰颖、李文杰、李 远、尹 路、李 坤
|
集团科技进步▽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公共租赁住房标准化☆设计体系建设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段 猛、何建清、林建平、胡 璧、韩亚非、何 易、张 岳、娄 霓、魏 曦、曹 颖、关 维、王京生、张 蔚、鲁永飞、赵 希
|
集团科技进●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《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 图》 12G901-1、12G901-2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①研究院
|
姚 刚、刘 敏、詹 谊、冯海悦
|
集团△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|
行业标准《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 建筑技术规程》制定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娄 霓、张兰英、何建清、高宝林
|
集团科♂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和规划研究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刘 刚、苑 翔、李本强
|
集团科技进步◆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成套关键技术研发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申 林、郁银泉、王 喆、张 航、邢明娟
|
集团科技进※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保障性住房技术支撑体系框架研究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孙 英、詹 谊、褚 波
|
集团科♀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复杂及开大洞楼板的弹性及弹塑性分析
|
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
|
张良平、钟玉柏、陈 虎、尚文红
|
集团科技」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12J609《防火门窗》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顾伯岳、顾京蕾、王祖光、郭 景、顾 均
|
集团科々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JGJ/T236-2011《建筑产品信息系统基础 数据规范》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曹 彬、罗文斌、张 萍、魏素巍、吕静刚
|
集々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农村住宅建设支撑技术与产◤品标准研究
|
亚太建设科『技信息研究院
|
熊衍仁、陈 永、沈綵文、戴震青、石荣珺、易冰源、田 峰、郑 丹、王国田、刘 芳、陈干山、周法献、祁国平、宋朝彝
|
集团科技√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|
污泥处理处置典型案例及江苏省污泥处理 处置技术▂政策研究
|
中国市政』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颜秀勤、郑兴灿、张向阳、孙永利、姜立安
|
集团科▂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|
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节能降耗技术集成、 设计准则和运行指南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▲院
|
孙永利、郑兴灿、李鹏峰、高晨晨、葛铜岗、刘 晶
|
集团科技进步♀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|
中新生态城水系统建设及配套技术研究/ 滨海高新工业区水系构建方案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ζ 计研究总院
|
张秀华、张 凯、王 昭、郑兴灿、孙建升、黄伟伟、朱南松、孙慧玉、张 岩、王金城、孙 伟、徐 僖、高云霞、冯嘉琳、秦经纬、李 靖、宁芳仪、韩小龙、周晓雯、陈举烽
|
集团⊙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|
节约型城镇绿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白伟岚、王国玉、刘晶昊、李金路、王磐岩、林 鹰、徐长勇、张英杰、梁尧钦、牛 萌、王 莹、曹炳轩、韩 欣、闫勤玲、翟 玮
|
集团科技◣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|
环沟型A2/O处理系统问题分析及微生物功 能调控
|
中国市政工程华」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郑兴灿、游 佳、范 波、史宇倩、安 丽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基于↓动态进水负荷的脱氮工艺优化运行研 究
|
中国♀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】
|
陈 立、郭兴芳、张玲玲、申世峰、陶润先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关于污水处理厂精确曝气系统应用的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№院
|
任志远、石 泉、赵欣萍、刘 岩、安 丽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城市▽市政管网系统科技示范工程
|
中◎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张秀华、屈 凯、王 昭、吕 彦、孙建升、张 凯、张 岩、孙 伟、朱南松、孙慧玉、王 昱、李山河、吕晓津、高 锴、王士杰、孙春旺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城市市政管线安全评价研究
|
中国市█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李建勋、刘 彤、高文学、王 启、赵自军、严荣松、郝冉冉、及 鹏、安 丽、刘 晶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村镇小康住宅生活垃圾集约化处理技术研 究与开发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徐海云、徐文龙、屈志云、黄文雄、袁 松、尹 然、黄丹丹、丁世存、梁前芳、康会杰、景国瑞、张兴宇、杨晶博、史 阳、彭 冉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燃气输配系统技术研究:子课题(1)基于 多目标优化法的焦炉煤气混氢气长输管道 的选材与设计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◆院
|
陈霈佳、马鸿敬、赖建波、柴 飞、赵国强、王文军、高永和、张鸿鹏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主编《城镇供热用换热机组》 GB/T28185-2011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∮
|
王 淮、廖荣平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|
超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舒玉芬、熊水应、赫明水、周 媛、赵志楠、安 丽、赵国菁、王 灿、贾亚军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MBR系统在垃圾渗沥液处理工艺中的应用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杜 昱、李成江、王 起、刘淑玲、孙月驰、岳 峥、马东兵、刘保成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超大容量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系统的应用 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杨良仲、孙枫然、王卓胤、刘洪俊、臧洪泉、刘鸣寰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郭兴芳、陈 立、申世峰、张玲玲、陶润先、李 劢、叶 杨、熊会斌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消化池软件←的成果优化及工程应用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韩 勇、史 卿、宋光庭、王长祥、王泽明、杜 帅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矩形水池角部桩基承〗载力实体检测与受力 分析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蒋 平、王长祥、黄意兵、刘 飞、李 彤、尚 琳、申 蓁、李金河、徐保祥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的工程设计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高 波、王 敏、刘淑玲、周 欣、王 琦、靳俊平、闵海华、韩正平、姚 洁、曲伟国、张淑玲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燃气设备检测技术与︼试验设备的开发:高 压瓶阀安全阀放散流量试验测试系统;楼 栋调压器(箱)自动⊙测试系统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翟 军、王洪林、李 军、陈 浩、岳 明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可燃液化气体工程设计技术研究:基于唯 象理论对LNG储罐BOG产生量多角¤度解析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蒋建志、杜建梅、李颜强、马鸿敬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交通量预测方法在市政道路桥梁设计中的 应用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屈 凯、金 兰、张 凯、黄小勇、黄丹青、刘晓朋、王 宁、刘俊辉、高 进、王玉龙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
旅游功能区公共自行车道路网络关键技术 研究
|
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柯水平、刘 超、王崇伟、边志强、孟维伟、陈彦美、朱晓东、孙书亭、李雪峰、熊大蔚、马承祖、纪丽芬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|